中欧政产学研百余名代表共议“从承诺到落实”的COP海南行动
海南保亭2025年10月21日 美通社 --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召开倒计时、海南自贸港即将封关运作的双重节点,由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和海南宁远气候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从承诺到落实:COP进程中的海南行动”大会于10月20日在保亭举行。作为中国唯一叠加“自贸港+UNDP绿色数字创新+WHO 1.5℃主动健康”三重战略的县域,保亭在国家提交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NDC)并倡议“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后,率先向全球递交《保亭零碳县域》方案。来自国际组织及中外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的百余位代表现场见证。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首任特使解振华出席并致辞,在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中欧领导人《关于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背景下,保亭携手欧洲伙伴开展务实行动,不仅是推动保亭自身可持续发展以及助力海南自贸港、低碳岛建设目标的重要举措,更可通过系列项目落地为实现全球零碳发展愿景提供“保亭方案”。欧洲气候基金会主席、COP30欧洲特使图比亚娜出席并致辞,强调实现《巴黎协定》必须要依靠地方行动,保亭提供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案例,对项目在多类型机构协作方面展现的价值给予高度肯定,并表示海南经验也可以同样适用于其他岛屿经济。
多学科交叉,解码城市气候治理与发展方案
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委书记穆克瑞;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乔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袁烽;瑞中绿色科技联盟创始主席、中欧可持续发展创新中心(CEIC)联席主任乔纳斯;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复杂系统认知与决策重点实验室主任徐波;亚洲联合基建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彭一庭;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局长唐华;亚投行首席经济学家埃里克伯格洛夫
五把密钥,拆解全球气候雄心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主持圆桌对话,保亭县长蔡曜泽、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季卫东、瑞典北欧斯安银行北京首席代表Peter Ling-Vannerus、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从荣刚、英国建筑研究院中国区总经理赵戈平、法国Withings亚洲区总经理余冠恒等嘉宾,围绕“指标、融资、技术、共治、场景”五把密钥,现场拆解出“3个核心指标+2个融资案例+1套可信数据协议+1张游客碳中和账单”,为全球未来城市与气候治理提供“保亭实验室”样本。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县长蔡曜泽;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季卫东;瑞典北欧斯安银行北京首席代表凌万儒;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从荣刚;英国建筑研究院中国区总经理赵戈平;法国withings亚洲区总经理余冠恒
系列合作签约,中欧绿色数字创新产业生态成型
会上,来自中国、欧盟、英国、法国、德国、泰国及中国香港的多方机构签署一批旗舰项目:
标准+法律双轮驱动,夯实海洋岛屿韧性根基
两场闭门会同步举行
四点共识、四项行动,国家承诺变“县域施工图”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长、科技部原副部长李萌作会议总结。会议一致认为,科技创新是气候治理的“第一生产力”,区域协同是落实《巴黎协定》的“加速器”,中欧合作是绿色数字转型的“新标杆”。会议形成了“标准互通互认最优先、法律保障机制先行、金融工具创新突破、AI气候应用设置伦理护栏”四点共识,并发布了合作区四项重点行动计划:
从国家自主贡献到县域落地,保亭用务实方案把国家自主贡献的承诺转化为“施工图”。2025年海南自贸港封关,不再只是关税意义上的“一线放开”,更将在气候治理维度连接全球南方、连接人工智能、连接可持续未来。COP30进入冲刺阶段,这座常住人口不足16万的海岛小城,正以“AI+零碳+主动健康”驱动,向世界展示中国首个县域地方履约行动,也为全球南方国家和城市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气候治理与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