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5年10月21日 美通社 -- 2025年10月18日,XITANG喜堂艺术空间将呈现孙文佳个展“光涌•此在”。展览通过“物演”、“衍”等系列作品,以天然大漆为媒介,展开一场关于时间、物质与存在的深度对话。展期持续至2025年12月6日。
时间之形的东方哲思
“光涌•此在”这一主题,“光涌”是时光涌动不断向前;“此在”是洪流中的理性的孤岛。孙文佳的创作,将大漆这一古老媒材转化为探讨当代哲学命题的语言。这种观念在漆艺中体现为“与材共舞”,在顺应与引导漆性的过程中,与时间达成和解。作品成为与时间共舞的载体,不在流逝中固守永恒,而在无常里见证圆满。
在孙文佳看来,艺术创作是在时光洪流中构筑的“此刻锚点”。他阐释道:“大漆作品通过其层积性、触觉性和历时性,将不可见的时间转化为具有厚度、质感与记忆的‘时间身体‘。”这种将时间具身化的探索,使他的作品成为“个体存在过的物质证据”,既是时代造型的切片,也是永恒瞬间的物化。
大漆语言的当代转译
孙文佳基于对传统大漆的研究,实现了材料表达的突破,将大漆从装饰性功能中解放出来,发掘其作为“时间容器”的特质。大漆的“惰性”在他手中转化为创作优势:“这种材质拒绝被完全驯化,其显色、肌理受制于不可控的客观因素。正是这种抵抗,迫使创作者放弃部分主体性,进入与材料的对话状态。”
在造型语言上,理性直线与有机孔洞构成深刻的对话关系。直线代表着人工秩序,呼应着传统造物观中对规矩的追求;而孔洞则隐喻着生命的呼吸,暗合“虚实相生”的东方智慧。孙文佳指出:“大漆这种源自东方的古老媒材,其本质是非人类中心的。这种材质的‘自主性’,与当下技术理性所标榜的精确可控形成微妙对峙。”
创作系统的哲学基础
孙文佳的作品既有东方美学的静观与内省,又探讨着西方哲学中的“此在”概念。对此,他有着独到见解:“东方智慧对时间的理解本质上是非对抗性的。古人观水不是筑堤截流,而是‘澄怀观道‘在静观中领悟流逝本身的永恒性。”
这种东方哲思体现在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作品所呈现的模糊性与圆润感并非刻意为之,而是“材质与观念在深层次上同构共振的自然结果”。孙文佳认为:“漆的温润感可以呈现出一种朦胧而内敛的视觉体验,它邀请观者调动多感官进行沉浸式解读,从而完成了从物质对象到审美意境的转化。”
空间与感知的重构
喜堂为此次展览特别设计了空间与光影,强化“时光涌动”与“理性孤岛”的对话感。孙文佳认为:“喜堂的光线设计、空间节奏,强调东方美学中的‘静观’与‘内省‘。在这里,观众对‘存在’的感知,不再仅仅是视觉的,更是身体的与氛围的。”
当作品从工作室进入喜堂这个特定的美学空间,其意义也随之深化。孙文佳阐释道:“在喜堂,作品从‘关于时间的沉思对象‘,转变为一个引发时间体验的契机。空间、作品与观者三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场域,邀请每一个人在其中亲身体验并思考:我们如何与时间共存,以及何为‘栖居于世’。”
艺术路径的开拓
孙文佳将自己定义为“时间材料的译者”。大漆是他目前主要的创作媒介,但他的创作核心观念始终是通过物质媒介探索存在与时间的关系。他未来的路径将是“深耕而不设界”,既扎根于东方美学的深层土壤,又向当代哲学命题敞开。
展览试图在疾速时代提供一片可驻足的内观境地。当观众面对这些作品,漆层间积淀的光阴将与每个人的生命厚度对话。孙文佳希望:“当观众站在作品前,能感受到那种深植于东方智慧的时间观不是线性奔涌,而是层层积淀的‘此刻‘。”
光涌•此在孙文佳个展
展期:2025年10月18日 - 2025年12月6日
地点:XITANG喜堂艺术空间